魯中網

魯中網

焦裕祿的故鄉正在打造裕祿精神紅色樣板村

來源:大眾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

2022-08-17 08:38:37


  焦裕祿同志是縣委書記的榜樣,親民愛民、艱苦奮斗、科學求實、迎難而上、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,穿越時空、歷久彌新,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共產黨員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不懈奮斗。傳承是最好的學習。如今,焦裕祿的故鄉,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。

  淄博市博山區北崮山村位于源泉鎮中部,岳陽山南麓,距離博山城區東南13公里,S317省道穿村而過,是縣委書記的榜樣——焦裕祿的故鄉。全村地域面積共5200畝,其中,村莊面積600畝,山林2600畝,耕地面積200畝,共有820戶、2085人,黨員117人,村“兩委”成員6人,2021年村集體經濟收入105萬元。先后榮獲中國名村志文化工程、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、省級文明村、省級衛生村、省級紅色文化特色村等榮譽稱號。

  近年來,北崮山村堅持黨建引領,以傳承弘揚焦裕祿精神為主線,不斷開創工作新局面。積極推行“一網三聯”鄉村治理模式,全村共劃分2個基礎網格、6個微網格,確定44名中心戶,形成“網格長—微網格長—中心戶—農戶”四級聯動管理體系,“黨員+群眾”協同治理效果凸顯,疫情防控、環境整治等重點工作高標準完成。深化數字賦能,打造智慧崮山數字黨建平臺,高效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。農村基層社會治理紅色范本初具雛形,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不斷強化,連續多年被評為“五星級”黨組織。

  村里多管齊下促經濟發展,形成“園區運營+紅色旅游+合作社”發展模式。北崮山村現有機械加工產業園區1處,轄企業44家,形成了以水泵制造、鍛件加工為主的工業體系,全村年工業產值達2億元。2022年新上魯擔冷鏈物流產業園項目,項目建成后,將進一步促進產業園區多元化發展。依托焦裕祿干部教育學院、焦裕祿紀念館等紅色資源,逐步拓展紅色旅游業。2022年總投資800萬元,打造裕祿精神紅色樣板村,以焦裕祿故居為核心,打造裕祿文化廣場、入黨處、小學堂、民兵訓練基地等場所,開展立面整治、風貌恢復、景觀打造,展示焦裕祿的成長軌跡、弘揚焦裕祿精神內核。

  北崮山村基礎設施建設完備,水、電、天然氣一應俱全,村內全部電路落地。主干道全部硬化,村內有深層水井2座,銀行、學校、超市、衛生室、加油站等基礎設施齊全,商業網點達150余家。北崮山村總結焦裕祿家風家訓,形成“十要十不要”的村規民約,厚植文明鄉風。年內策劃民生實事10件,其中長者食堂已建設完畢,結合老年幸福院建設,將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日常照料服務。改造提升村內游園,建成裕祿文化廣場,為村民提供活動場所,每周舉辦文體娛樂活動,豐富群眾精神生活,持續提升村民幸福指數。

  下一步,北崮山村將繼續強化黨建引領,積極踐行焦裕祿精神,以“產業振興、環境優美、群眾滿意”為目標,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村,爭創全國文明村。

  抓牢產業發展。整合村內工業資源,高標準建設產業園區,引進高端制造企業,推動產業升級,實現產業集聚高效發展。同時,通過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盤活本村龍門峪林地,走休閑農業路子,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。

  做優紅色研學。進一步拓展紅色旅游路徑,開展紅色遺跡整理,推出一條鄉村研學旅游路線,同時開發文創產品,讓文化助力經濟發展。

  打造農村社會治理紅色范本。建設“六室兩站一平臺”,打造集黨務管理、便民服務、矛盾糾紛排查調解等為一體的特色綜合型服務體。依托焦裕祿家風家訓傳承,將村規民約與各家族家風家訓深入融合,形成維護基層社會秩序的“第一道防線”。進一步完善“一網三聯”機制,讓黨員、群眾全面參與村莊治理。

  大眾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記者 任靈芝 見習記者 王昭越

本欄目所有稿件版權歸魯中網、魯中晨報所有,未經授權不得轉載,違者必究。
最近更新中文字幕2019国语6_在线精品亚洲综合网_欧美成人性生活视频_最新ady映画网AV东洋精品